December 11, 2024
數控機床等基礎制造裝備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中國制造2025》將之列為“加快突破的戰略必爭領域”,普恩克目前正不斷攻克技術難點,提升產品性能,分秒必爭,全力突破數控機床加工市場。目前,我國數控機床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全球10大數控機床企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在我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數控機床產業仍存在著較大的發展機會。
一、數控機床產業的市場和格局
數控機床即數字化控制機床,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高效能自動化機床。
根據數控機床加工工藝方法不同,可以分為金屬切削類數控機床與傳統的車、銑、鉆、磨、齒輪加工相對應的數控機床,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數控鉆床、數控磨床、數控齒輪加工機床等。根據數控機床的性能不同,可以分為高檔數控機床、中檔數控機床、低檔數控機床。高檔數控機床具有高速、精密、智能、復合、多軸聯動、網絡通信等功能。
作為制造大國,我國非常重視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縱觀低檔、中檔、高檔三個層次,國產化率均已實現一定突破。目前低檔、中檔市場基本被國內企業占據,高檔市場仍由外資主導。全球10大數控機床企業,日本、德國和美國三分天下。普及型以上高檔數控系統市場基本被日本、德國壟斷,國產各類功能部件所占比例平均僅為30%左右,關鍵功能部件所占比例更低。
2019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為3270億元,略低于日本,占全球比重約31.5%。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行業進出口量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8年數控機床進出口量達到最高點,進、出口量分別為14412、65319臺,進、出口額分別為33.81、10.02億美元。目前我國數控機床出口最大市場是日本,其后是印度、越南、泰國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對美國、歐洲、南美等國家也有一定的出口量。
二、發展趨勢:向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多元化發展
我國數控機床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低端產品市場飽和,近年來產業低位運行,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從2017年的64.3萬臺下降到2019年的41.6萬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市場需求依然巨大,但本土企業自主創新進程緩慢,外資企業轉移投資較少,結構性矛盾突出。當前,數控機床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中。
1、需求結構升級,產品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深入
從供給側看,《中國制造2025》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未來十年制造業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從需求側看,工業4.0的到來要求通過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生產線等設備實現生產和流通的智慧化。與此相適應,數控機床必須向智能化、網絡化、柔性化發展以滿足工業4.0時代的深層需求。
2、應用領域拓寬,應用行業走向分化
受鋼鐵行業、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影響,數控機床行業的市場需求開始萎縮,市場供過于求。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互聯網生態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半導體材料加工等領域的輕型切削數控機床的發展。隨著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比如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大型電力裝備和工程機械等領域,對中高端數控機床有較大的需求。
3、服務模式升級,由產品銷售向系統集成服務發展
近年來,下游企業對廠商提出新需求,趨向于與具備成套的設備生產能力、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或承擔更為復雜的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能力、自動化系統改造的能力的供應商合作。此外,政策對自動化生產線建設的鼓勵,也必將推動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向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方案提供商轉變。沈陽機床研發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i5智能機床,并與神州數碼、光大金控等公司合作,在多地建設“i5智能制造谷”,打造共享制造基地。盡管這一模式在發展中遭遇到一定的困難,但可能代表了新制造時代的一個發展方向。
三、我國數控機床產業集群分布
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已初步形成七大產業集聚區,其中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是裝備制造的核心區。以數控機床企業主要分布在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及西北地區,其中以遼、蘇、浙、魯、陜、京、滬等地區最為集中。2019年華東地區數控機床市場規模達1805億元,占全國數控機床市場規模比重為55%。
從重點地區數控機床主要企業分布看,數控機床產業呈現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特征,浙江數控機床主要企業都是分布在寧波、紹興、嘉興、臺州、溫州等多個城市,臺州玉環被稱為經濟型數控機床之都;江蘇的分布在揚州、南通、蘇州、無錫、常州、泰州等多個城市,揚州數控機床產業集聚比較明顯,泰州形成數控切割機床產業基地;山東的分布在濟南、棗莊、泰安、濟寧、煙臺等多個城市,棗莊的滕州市形成了中小型數控機床產業集聚。
通過深入研究這些地區的產業集群狀況,分析影響產業集群的核心因素及規律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和技術成核心要素
從數控機床分布的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或工業基礎雄厚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或者是靠近對數控機床需求大的機電產業集群市場,或者是地區產業基礎和技術實力較好,可見市場和技術對數控機床產業的影響巨大。
2、龍頭帶動發展模式鮮明
數控機床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技術要求高的特點,屬于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都需要先引進幾家規模大、實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大企業、大集團,再通過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相關配套產業,才能有效地帶動數控機床產業的集聚發展。
3、鏈式和模塊化交叉發展
從全國各地數控機床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式來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做全產業鏈發展,如與沈陽機床產業園只有一路之隔的沈陽功能部件產業園,就是為沈陽數控機床做基礎零部件配套的產業園;另外一種是以產業鏈的某一模塊為主集中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園區,如淄博超精密數控機床生產基地。這兩種方式之間并不是對立的,有時也可以相互結合,共同互惠發展。
四、數控機床產業的集群發展模式
從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軌跡來看,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產學研相結合模式、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和依托國內外產業轉移落戶模式。
1、產學研相結合模式
該種模式是通過大力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產學研合作基地,以促進數控機床產業新技術的應用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幫助數控機床企業拓展新的領域,帶動相關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這種模式適合于已有一定基礎的數控機床產業園,如揚州邗江經濟開發區聯合清華、濟南鑄鍛所、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等4家單位共建“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通過集成創新和核心技術突破,提升了揚州邗江數控機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2、龍頭企業帶動模式
該種模式是先通過引進實力強、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數控機床龍頭企業,然后再依托大企業吸引相關配套企業,實現產業鏈的補鏈和延伸。這種模式適合新建的無任何產業基礎的工業園區,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快速的集聚產業人氣,壯大產業規模。如云南玉溪數控機床產業園,通過引進中國機械500強的正成工集團作為龍頭企業,吸引國內外相關配套企業或項目入駐園區,目前已集聚了80余家機床制造及關聯企業。
3、依托國內外產業轉移吸引落戶模式
隨著國內外產業轉移進入產業鏈布局優化與協同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正面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機遇,可以吸引國際一流的數控機床企業落戶,也可以吸引國內企業分支基地和創業企業落戶。如德國機床生產商奧美特機床、巨浪落戶江蘇太倉,巨浪在太倉建設世界級智造工廠;北京精雕科技在廊坊落地年產高端數控雕刻機床1530臺的項目。
在數控機床產業園發展過程中,都不可能單一地采取某個模式,而需要根據基地特點和周邊產業集群情況,結合多種方式形成多種動力,才能更好地發展數控機床產業,恰如其分地參與國內國際間的分工。
NEXT: 大型化、一體化趨勢下的模具加工到底需要怎樣的加工中心?
PREV: 五軸龍門加工中心在模具制造領域的應用優勢
粵ICP備2024275957 號-1Copyright?2008-2021 廣東普恩克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